希拉穆仁草原

希拉穆仁草原(英文名:Xilamuren grassland),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茂旗希拉穆仁镇东南部的高原草场,距离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约72公里,距离包头市约250公里,距离希拉穆仁镇当地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约90公里。该草原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30公里,总面积达720平方公里,占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总面积的4%,因地处草原名寺普会寺和希拉穆仁河之间而得名。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希拉穆仁草原天然草地退化问题严重。进入2000年,退化情况愈发加剧。2007年8月15日,包头市开始对达茂旗全旗沙化退化的草场实施为期10年的围封禁牧措施。2008年,围封草场面积占总面积的40%。2009年,达茂旗实行全面围封禁牧,全旗牧民将传统的牲畜放养方式改为舍饲圈养生产方式。

希拉穆仁草原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典型代表区域,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短暂且较为湿润、降雨集中,春秋两季干燥多风、降水较少,昼夜温差较大。其地形属于较为平坦、开阔的低山丘陵,位于阴山山地——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海拔约为1602米,地势平缓略有起伏。地层由一系列沉积岩和岩浆岩组成,希拉穆仁草原的主要植被种类有羊草芨芨草、寸草苔、冷蒿黑沙蒿猪毛蒿马蔺(原变种)等。

命名

希拉穆仁草原因地处草原名寺普会寺和希拉穆仁河之间而得名。

历史沿革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希拉穆仁草原天然草地退化严重。1991年,希拉穆仁草原被列入自治区级草原风景区。进入2000年,该草原退化情况愈演愈烈。2004年至2006年,希拉穆仁草原所在的包头市植被覆盖率仅为23%,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草原沙化、退化、盐渍化面积占84%,依据草畜平衡规律,大部分草场不具备载畜能力,草畜矛盾十分突出。而且这一区域长期传统的生产方式,使生态承受能力持续下降。

为了不让子孙后代沦为生态难民,包头市从2007年8月15日开始对达茂旗全旗沙化退化的草场实行10年的围封禁牧。2008年,围封草场面积占总面积40%。2009年,达茂旗实行全面围封禁牧,全旗牧民将传统的牲畜放养方式改为舍饲圈养生产方式。2014年,针对希拉穆仁草原以及二连浩特市、乌兰察布市锡林浩特市、赤峰市等地,开展了环保新法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镇、进农村牧区“六进”活动。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希拉穆仁草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希拉穆仁镇的东南部。它距离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约72公里,距离包头市约250公里,距离希拉穆仁镇当地政府所在地百灵庙镇约90公里,距离首都北京600公里。其周边分布着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包头机场以及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希拉穆仁草原东西长35公里,南北宽30公里,总面积达720平方公里,占达茂旗总面积的4%。

气候

希拉穆仁草原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的典型代表,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短暂且较为湿润、降雨集中,春秋两季干燥多风、降水较少,昼夜温差幅度较大。由于地处干旱、半干旱区,这里降雨量稀少,年平均降水量约281mm,且年际、月际变化幅度较大。年平均温度只有2℃,年平均风力为5-6级,大风天气出现频繁,尤其在春、秋两季。

降水稀少与大风天气频繁这两个因素共同作用,对当地农牧业造成了严重破坏,也是引起草场沙化退化的主要外部因素之一。此外,该地区多年平均日照市时数达3200小时。

地质地貌

希拉穆仁草原属于阴山山脉北麓的低山丘陵草原区,位于阴山山地——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之中。其地形总体是较为平坦、开阔的低山丘陵,海拔约为1602米,整体地势起伏较大,高地多为浑圆波状地区,平地则地势平坦。该草原地层由一系列的沉积岩和岩浆岩组成,此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但土壤质地较差、肥力很低,生产条件十分恶劣。

土壤

希拉穆仁草原的土壤多为栗钙土,土壤上层厚度多为30-40厘米,下层厚度多为20-40厘米的钙积层,且质地较差,肥力很低。

水文

希拉穆仁河,世人又称为召河,它发源于五当召山,经乌兰宝力格流入希拉穆仁草原,由西向东穿过普会寺、阿日宾敖包的中间地带,绕过大文公、小文公后,向北流入了四子王旗境内。天鹅湖为希拉穆仁草原内最大一处水域景观,面积约1.2平方公里,周边有湿地沼泽景观。

自然资源

希拉穆仁草原的主要植被种类有羊草芨芨草、寸草苔、冷蒿黑沙蒿猪毛蒿马蔺(原变种)等。在封禁较好的草场可以见到大量的羊草,而在退化严重的草场,植物以冷蒿、百里香属狼毒等为主。

经初步探明,希拉穆仁草原约拥有矿产三十余种,种类繁多,储量较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主要景点

希拉穆仁草原为国家首批3A级旅游区之一,1991年被列入自治区级草原风景区,位于呼和浩特市以北72公里。内蒙古自治区有关部门根据规定的草场三级分类法,将其评定为二等七级草场,是当地具有优良生产性能的草场。这里的自然背景和主要旅游资源就是广袤雄浑的草原及草原衍生物,可利用草场面积690平方千米,草原资源可利用率达95%以上。

希拉穆仁河畔有座历史久远的清代喇嘛召庙普会寺。除普会寺外,希拉穆仁的旅游景点还有北魏长城遗址、红格尔苏木敖包、蒙古人圣地、蒙古人度假村、孙氏草原旅游中心、华宇房车营地旅游景区等。

相关文化

宗教文化

1751年,爱新觉罗·弘历将希拉穆仁河流域附近广阔的草场划拨给活佛席勒图召,作为其休养生息之地。活佛阿噶旺罗布桑达瓦大人非常感激,为了更广泛地发展和传播藏传佛教和表示对清政府的忠诚,他于乾隆三十四年在牧场希拉穆仁河畔兴建了一座寺庙,用于为乾隆帝祈福。乾隆皇帝赐名“普会寺”,并用蒙、汉、满、藏四种文字为其书写了一块匾额。普会寺是当地主要的宗教文化的体现,也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象征。

商业文化

希拉穆仁草原是古代历史上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和交易中心,“马市”贸易、晋商驼队以及草原上的茶道是其重要商贸中心的体现。公元16世纪中叶,土默特部落的首领俺答汗统一了内蒙古地区各部,与明王朝达成互市的协议,为了繁荣贸易,沿边境一带开设了多处“贡市”“马市”“民市”进行商业活动。而归化城的“马市”就设在希拉穆仁草原的普会寺。解放前,希拉穆仁草原就是驼队必经之地,从归化城去往蒙古国大库伦(乌兰巴托)的商驼队,都必须经过这里进行暂时休息和补给。甚至像大盛魁这样的大商号,他们将北京、南京、归化等地的货物运往喀尔喀蒙古,换回大量的牲畜,返回时都要经过希拉穆仁草原做休整,而且常常还会把牲畜集中在这里牧养一段时间再卖掉。

民族文化

鄂尔多斯市蒙古族文化所体现的是成吉思汗的帝王文化,而希拉穆仁草原的蒙古族文化则更多体现的是温情文化。因此,在希拉穆仁草原旅游业发展中,可以更多地展示蒙古族的豪放与热情,凸显充满特色的蒙古族文化。例如,可以开展草原观光活动,带领游客体验具有蒙古族特色的体育活动,像赛马、博克等;夜晚降临,安排篝火晚会,让游客们与当地牧民朋友们一起载歌载舞,真正了解草原风情;最后,还可以请游客们品尝美味的蒙古族特色饭菜,如奶茶、炒米、手把肉、烤全羊等。

特产美食

参考资料

Xilamuren Grasslands.中国日报网.2024-08-01

周末游包头 -- 希拉穆仁草原.包头市人民政府.2025-07-11

达茂旗希拉穆仁 擦亮生态底色让草原美不胜收.包头市人民政府.2025-05-10

希拉穆仁草原自驾游交通信息+特产美食推荐.闽南网.2025-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