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技术(英文名:New Media Technology)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计算机类,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专业代码为080912T。
新媒体技术主要培养面向新媒体与内容产业应用需求,具备传播学、计算机、人工智能、大数据、媒体技术等专业技术知识的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经过学习和培训,毕业生可以在网络传媒、移动传媒、新闻出版等各类相关媒体单位从事与媒体产业相关的媒体数据挖掘、智能传播、数字产品开发与方案设计、内容创意、生产制作、营运管理工作。
专业发展
2019年03月25日,《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高函〔2019〕7号,确定了新增目录外专业点名单,名单中录有新媒体技术专业,专业类别为计算机类,专业代码080912T。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类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与修养,遵守法律法规,具有社会和环境意识,掌握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与计算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具备包括计算思维在内的科学思维能力和设计计算解决方案、实现基于计算原理的系统的能力,能清晰表达,在团队中有效发挥作用, 综合素质良好,能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的终身学习途径拓展自己的能力,了解和紧跟学科专业发展,在计算系统研究、开发、部署与应用等相关领域具有就业竞争力的高素质专门技术人才。
知识要求
本专业学生需系统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经历系统的专业实践,理解计算学科的基本概念、知识结构、典型方法,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掌握计算学科的基本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强烈的工程意识或研究探索意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方法和技术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及对结果进行分析的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意识,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和新技术、新知识,持续提高自己的能力;了解计算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创新意识,并具有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的初步能力;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重要法律、法规及方针与政策,理解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伦理基本要求,在系统设计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制约因素;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必须支持各项毕业要求的有效达成,进而保证专业培养目标的有效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约占15%,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约占15%,实践约占20%,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程约占30%。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完备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实验课程、课程设计、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4年总的实验当量不少于2万行代码;积极开展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到各类工程单位实习或工作,取得工程经验,基本了解本行业状况;实验课程:包括软、硬件及系统实验;课程设计:至少完成2个有一定规模和复杂度的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使学生认识和参与生产实践。
毕业写作
毕业设计(论文):须制定与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 学生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并给学生有效指导;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和内容不应重复;教师与学生每周进行交流, 对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进行控制;选题、开题、中期检查与论文答辩应有相应的文档。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该专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进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山东财经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继续深造,研究生专业有媒体信息可视化、跨媒体图像处理、智能媒体计算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媒体行业: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开发与方案设计、内容创意、生产制作、营运管理等相关岗位就业,也可报考铁路公安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缉私局等国家公务员单位。
师资队伍
专任教师数量和结构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中青年教师所占比例较高,各专业的专任教师不少于12人,专业生师比不高于24: 1。教师须将足够的精力投入学生培养工作。新开办专业至少应有12名专任教师,在120名在校生基础上,每增加24名学生,须增加1名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其中中青年专任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60%。 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不低于30%。来自企业或行业的兼职教师能够有效发挥作用。
教学条件
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能够满足教学需要,生均教学行政用房不小于16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少于5000元;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良好,方便教师、学生使用。保证学生以学习为目的的上机、上网、实验需求。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能够熟练地管理、配置、维护实验设备,保证实验环境的有效利用, 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或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为全体学生提供稳定的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和环境;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理解实践教学的目标与要求,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具有项目开发或管理经验。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新媒体技术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评级B+的学校共有1所,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开设院校.阳光高考.2023-05-14
新媒体技术专业介绍.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4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4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册).中国传媒大学.2023-05-14
硕士专业目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3-05-14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国家公务员局201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2023-05-14
2024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软科排名.2025-06-16